说历史:刘湘为何能赢?
民国时期,军阀混战,四川尤甚,每个星期,至少打两仗,虽然烈度不大,但频度可是不小。四川的军阀混战,有一个特点,就是无论是谁,只要占了成都,成了老大,那么,众军头就一起打他,枪打出头鸟,在四川表现特别明显。
四川军阀有二刘,刘湘和刘文辉,本是堂叔侄俩,年纪大的刘湘是侄子,年纪小的刘文辉是叔叔,也就是刘湘的小幺爸。比起保定军校毕业,能言善辩的刘文辉,刘湘是个土鳖,仅仅在四川的弁目学堂学过,毕业都得靠老师的恩典。所以,刘湘的队伍,一直都没有存在感,人称巴壁虎,就在重庆一带待着,好像从没有称霸川中的野心。在刘文辉入主成都的时候,占了大半个四川,而且还支持胡若愚争云南,王家烈进入贵州,大有一统西南之势。
但是,很快刘文辉就遭遇到了刘湘的挑战,实际上,巴壁虎悄悄地在积蓄力量,人家在战争中消耗,他却悄然壮大。最后,叔侄两个,二刘大战,大战的结果,是刘文辉败了,退到西康一隅,若不是刘湘手下留情,连西康都待不住。打败了自己的小幺爸之后,刘湘就成了四川之主,但是,他的地位,却没有人能或者愿意挑战他。
首先,刘湘的武器好,在别的军头麾下,连挺机枪都跟宝贝似的,汉阳造的步兵都挺稀罕的情况下,刘湘由于常年把持川中第一大码头,所以,就他可以顺畅地从外面输入武器,不仅步兵武器好,而且还有海军和空军(虽然装备都是捡人家的剩儿)。二刘大战之前,刘文辉进口的武器,都被刘湘给劫了,都说天时地利人和,巴壁虎硬是占了地利,没辙儿。别的军头,大多数的步枪,都是成都兵工厂的土造货,连续打上十几枪,子弹就从枪口垂直掉下来了。
当然,更重要的是,刘湘采取的是一种袍哥主义的统治方式,有饭大家吃,不管这些军头势力大小,哪怕是刘存厚这样的没用的老军头,麾下像样的枪械没有几条,也给他一个川北地盘。至于小幺爸刘文辉,虽然退到了西康,但家产无论在成都还是在别的地方,都原封不动。自贡盐井的收入,一向都是大家垂涎的,但是他也不独吞,按照各自防区的大小,大家有份,当然,大头是他的。
而且,刘湘野心不大,不想称霸西南,对云贵从来不加染指,只要能保住四川这一亩三分地,就知足了。这样的话,也免了来自这两地的威胁。
所以,四川大小军头,发现既然打不过他,人家在他们的混战中,已经壮大到一枝独秀,而且人家又实行利益均沾的袍哥主义,好处人人有份,自然也就老实了,待到鄂豫皖红军打到川北,他们还听刘湘的号令,一起剿共(当然落了个灰头土脸)。
赞(4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