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64年,辽宁建平,一个普通的蒙古族女孩出生。没人能想到,这个女孩后来会站在自治区最高位置,被捧成“草原女王”。她原本走的是一条再平凡不过的学术路:西安统计学院,从助教到副教授,安安静静研究了十五年,还读了个经济学博士。如果人生没有拐弯,她可能就是一位终身学者。但2000年,一场“神奇公选”,把她推上了权力的快车道。没有处级任职经历,她直接从副教授跃升为陕西省统计局副局长,36岁,就成了全国最年轻的副厅干部之一。此后,她像开了挂一样:局长、市长、副省长,再到内蒙古的统战部长、副书记,最后坐上自治区主席的位子。她接棒布小林,成了全国唯一的女性自治区政府一把手。
宣传里,她是少数民族干部代表,是学者型领导,是“草原女王”。在廉政大会上,她还义正辞严地说过:“关于个人利益,要拎得清、想得透、看得淡。”,当时,台下干部们都点头如捣蒜。但让她走进公众视野的,不是政绩,而是她的衣橱。别的女官员穿的都是职业套装,到了她这里,每次亮相都是新造型。衣服不重样,细节考究,首饰精致,形象堪比时尚博主。电视台摄像师做过统计: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,她共公开露面218次,服饰、鞋履、手袋、饰品无一重复。最夸张的一次,她上午在包头稀土论坛穿香奈儿粗花呢套装,下午到锡林郭勒牧区调研已换成 Brunello Cucinelli 猎装,理由是“花呢不抗风”。而据时尚杂志业内人士估算,这些行头总价值超过 1.3 亿元,相当于自治区一个中等旗县一年的公共财政收入。因此,网友又给她一个封号:“换装女王”。
当她落马的那一刻,人们才发现:那些华丽的衣服背后,是个巨大的腐败黑洞。坊间流传,“王主席的衣服,有一半出自樊老板的手”。樊老板是谁?官媒廉政观察报道称:王莉霞的奢靡背后,有一条隐秘的“闺蜜链条”。内蒙古某集团董事长樊老板擅长为王莉霞“打点形象”。每逢重大场合,她都会前往王莉霞下榻处“送衣”。有时候是定制的职业套装,有时是国际品牌礼服。在外人看来,这只是女性之间的“闺蜜情深”。圈内人心知肚明:这种送衣不是友情,而是权力与利益之间的“投名状”。据说,像樊小姐这样的闺蜜还有不少,她们靠着“闺蜜”身份,在多个重点项目中顺利拿到批文。这些闺蜜们不仅能“代表企业家发声”,更能借助和王莉霞的私交,打开一扇扇别人望尘莫及的门。荒诞的是,这场“送衣秀”竟一度被包装成“女性互助”的佳话。闺蜜们在公开场合高调亮相,王莉霞在台上光鲜登场,看似彼此成就,实则各取所需。
直到2025年8月22日下午,剧情急转直下。就在王莉霞落马后的第二天,也有她的闺蜜们也被纪委带走问话。这就是王主席的陕西老乡,内蒙某集团的掌舵人,内蒙古女企业家商会的头面人物,一个敢闯敢拼的传奇女人。但真正让人津津乐道的,是她的“资源盘活”能力。她的公公曾是副省级大员;丈夫担任过自治区人大财经委委员。婚姻给她搭建了舞台,而王莉霞,则把她推上了聚光灯。彼时的王莉霞,一边打着“铁腕反腐”的旗号,倒查煤炭、铁矿、政法系统,逼着企业交出万亿税收、二十万亿资源,一副“净化政治生态”的强硬姿态;另一边,却暗暗为闺蜜开绿灯,让她的生意从钢铁到煤炭全面开花,把她推成业内默认的融资性贸易“一姐”。双面人,演得炉火纯青。樊老板的领域,本就是骗贷的重灾区。虚假合同、空转贸易,银行坏账越滚越大。她的生意版图里,究竟藏着多少秘密,没人敢说清。近几年,她又伸手新能源车产业,财政补贴像一块肥肉,被她们一口口啃下。
王莉霞一倒,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。以她为中心的圈子瞬间散架。一个个名字被挂出来。连内蒙古的金融系统,也即将拉开反腐大幕。这场风暴,很可能比当年的“倒查二十年”还要猛烈。
赞(4)